本系讲座第55讲纪要:Matteo Valleriani,“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

本系讲座第55讲纪要:Matteo Valleriani,“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已关闭评论439

2023年10月16日下午,本系讲座第55讲在系厅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的马泰奥·瓦莱里亚尼(Matteo Valleriani)教授,主题为“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福彩3d试机号副主任蒋澈老师主持。

本系讲座第55讲纪要:Matteo Valleriani,“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

本系讲座第55讲纪要:Matteo Valleriani,“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

讲座开始,蒋澈老师首先介绍主讲人瓦莱里亚尼教授,瓦莱里亚尼教授的研究探讨了科学、实践和技术知识的传播过程与其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之间的联系,研究时段主要集中于希腊化时期、中世纪晚期和现代早期。在瓦莱里亚尼教授的主要工作中,他作为“The Sphere: Knowledge System Evolution and the Shared Scientific Identity of Europe”项目的负责人,探究13-17世纪欧洲统一科学身份的形成和演变,并将复杂系统理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

本系讲座第55讲纪要:Matteo Valleriani,“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

瓦莱里亚尼教授首先说明,他会通过数据统计和建模来量化知识的积累和理解知识转化的机制,特别是分析科学知识如何在现代早期欧洲走向同质化的具体过程。在这一时期,欧洲各地的大学里教授着同样的天文学知识,而在中世纪并非如此。对教科书内容变化的考察可以接触出这一时期的知识结构变迁特征。13世纪约翰内斯·德·萨科罗博斯科(Johannes de Sacrobosco)的《论天球》(De sphaera)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天文学书籍之一,它作为教科书一直沿用至17世纪,在1472年第一次印刷到1650年最后一版印刷中,总共历经了359个版本。这些《论天球》版本可构成一个供研究的数据集,给定这一数据集,进而可以对作为“知识原子”(Knowledge Atoms)的书籍内容、重要版本和涉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书籍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

本系讲座第55讲纪要:Matteo Valleriani,“天球:欧洲知识体系演进与共有科学身份认同”

“知识原子”指的是《论天球》文本的原子化,所谓原子化是从古代到现代早期创造新科学知识的标准程序,包括各版书籍中可作为知识单元的文本、插图和表格。提取出特定“知识原子”后,则可考察其在第一次出现后被转用和翻印的次数,并开展有关的专门研究。每一种知识原子都可与其他知识原子建立起有语义关系的共时性网络,以及该知识原子随时间推移而构成的历时性网络。基于此,研究者就能够识别出在欧洲流通的这些印本书籍如何通过再版、挪用、仿制等手段促进知识的同质化。许多流行的书籍版本在进行宗教改革的维滕贝格印刷,这展示出宗教改革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科学和教学内容。维滕贝格出版的教科书及其他有关印本构成了一种有中心的网络结构。

在理解了知识同质化的这一过程之后,同样有必要理解这一过程与社会、经济和制度转变之间的关系,这些转变为这些教科书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创造了条件。研究者需要了解书籍仿制的机制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发生的。由于学者之间的社会网络研究的局限性,所以瓦莱里亚尼教授选择关注印刷商和出版商的社交网络。出于对获得利润和规避破产风险的考量,印刷商倾向于多次将同一本教科书推向市场,并尽可能地减少修订,这促进了同一版本的文本在知识领域的传播,进而促进了知识的同质化和欧洲范围内共有科学身份认同的形成。为了理解塑造现代早期科学知识的传播网络,历史学家需要通过考虑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知识的传播和更迭过程。

讲座末尾,瓦莱里亚尼教授对关注“The Sphere”项目及其研究方法的师生表示感谢,并就书籍印刷版式、数据集的使用以及具体的数字人文方法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问答。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0月30日 17:30: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p=10976